关于我们
ABOUT US
三十余年来,我们始终坚持初心,用“品质”赢得信赖,用“创新”满足期待,通过源源不断的产品,成为老百姓为信赖的伙伴。经过长期的努力五谷芳秉承 “以岭南文化为基础,弘扬鹏城饮食文化”、“以岭南菜为基础,弘扬鹏城菜”,为让更多的消费者享受红烧乳鸽,了解鹏城饮食文化 。袁建东带领非遗团队开拓创新在原有“红烧乳鸽”传统技艺基础上,经过多年的时间研发出即食乳鸽系列产品,鹏城佛跳墙系列产品,让鹏城菜能够借助互联网的东风走进千家万户。
源于对品质的坚持 · 创新行业发展
非遗红烧乳鸽”可以溯源到明洪武二十七年(1394年)建成的海防军事营垒-大鹏所城雏形为大鹏所城施工期间烧窑烤制的食品,为大鹏湾军菜代表食品之一。在明清两代,红烧乳鸽的制法一派留在本地,一派流传至香港,虽经清初“迁界”和抗日战争等战火,但依然在民间得以幸存。日本投降之后,红烧乳鸽在战后的香港重现于沙田酒楼,由大厨何柏集民间秘笈之大成,使之定型并实现商品化。
“五谷芳”600多年历史溯源
20世纪60年代初,作为名厨何柏的徒弟,为香港警署食堂和沙田等地酒楼供应乳鸽的香港元朗人陈天保,在元朗洪水桥开了一家名为“五谷芳”的小餐厅,专营红烧乳鸽,取自祈求五谷丰登 、幸福芬芳之意。
后来内地的“文革”蔓延到香港,于1967年5月6日爆发了“反英抗暴”运动,此事件涉及1167个炸弹,死亡人数仅次于1956年的“双十 暴动”。在“反英抗暴”运动的影响下 ,“五谷芳”餐厅被迫停业。
历经洗礼的“五谷芳”
20世纪90年代的五谷芳前身一老字号乳鸽王新端华海鲜餐厅
20世纪70年代,陈天保的孙外甥袁志伟从大梅沙到香港,投靠舅公陈天保。对于“五谷芳”小店和“红烧乳鸽”心有不甘的陈天保,将“红烧乳鸽”制做技法传授给袁志伟,并介绍他到沙田酒楼学厨艺。20世纪80年代,袁志伟从香港学成归来,将香港“红烧乳鹃制法“带回故乡大梅沙并把技艺传授给胞弟袁建东。
20世纪80年代末,借助改革开放的春风,袁氏兄弟终于在大梅沙开了一家商店兼卖乳鸽,“红烧乳鸽”成了商店招牌菜。2005年为谋求集团化发展,袁建东董事长成立了深圳市五谷芳乳鸽王饮食策划管理有限公司(集团公司)。自此,五谷芳“红烧乳鸽”开始成为深圳人镁光灯下的招牌美食,这只飞翔了600多年的鸽子,再次翱翔于大鹏湾。
“五谷芳”回归故里
得到香港名厨袁志伟先生嫡传的袁建东董事长始终以“传承非遗匠心、弘扬中华美食文化”为已任,在经营过程中意识到品牌的保护,于1998年开始注册“五谷芳”及与乳鸽相关的商标;2005年创建《“五谷芳”商标管理办法》;目前“五谷芳”已成功注册饮食43类、35类和29类,实现了对“五谷芳”品牌的保护。
现如今 ,“五谷芳”就像蕴藏 着无限生命力的种子,遍地开花。“五谷芳””在深圳拥有5家大型连锁酒楼;集团业务覆盖到“餐饮、商超、种养殖、生产加工等多个领域;招牌菜“红烧乳鸽”更是每年销售上百万只,这既是体现深圳历史和传统文化印记的代表性特色产品,也是餐饮类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。
“五谷芳”的传承与发展
本着传承非遗技艺、弘扬鹏城饮食文化的经营理念,五谷芳以经营鹏城本土菜为主,坚持地道食材的选取,致力于将农户种植和养殖的蔬菜瓜果、生禽家畜等原生态农副产品送上消费者的餐桌,倡导“绿色”、“健康”“农场+农户到餐桌”的饮食原则及“扶贫”的社会理念。以其独特烹饪手艺及口味深得海内外食客青睐,30多年食客品尝累计超过6000万只,“五谷芳”在取得良好社会效益的同时,企业先后荣获了“深圳餐饮地标美食名菜”、“中国粤菜名菜”、“深圳市十大招牌名菜”、“深圳老字号”、等众多荣誉称号,成为深受中外广大顾客喜爱和赞誉的知名餐饮品牌。
同时,集团新型发展战略“文化+餐饮+农业+非遗平台+互联网”创新发展模式已经成为五谷芳人的广泛共识,以“中国文化生态圈的领跑者”的姿态,打造“大梅沙乳鸽之乡”的战略目标,五谷芳集团将打造成为新型可持续发展的典范。
“五谷芳”的品牌成就与发展前景